精神科醫師夏一新,以六千多票獲選肯愛協會第四屆抗憂十大醫師第一名醫別人就是醫自己,度別人就是度自己。」夏一新說,他將患者及家屬的對談經驗當作是學習成長的教例,從醫病互動中,體悟疾病帶來的人生價值與生命意義。


夏一新的父親生前在高中擔任國文老師,為端正孩子品格,指導孩子臨帖練字,但所臨書帖只有一種,就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因父親認為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書法結體遒勁,字字嚴謹,一絲不茍,有助正心誠性,希望藉此培養古人的高風亮節。夏一新不負父親期許,如願考上第一志願建國中學。


剛進建中,夏一新每天清晨五時卅分起床,摸黑騎腳踏車到中壢火車站,搭台鐵普通車到萬華站下車,再走路經歷史博物館和植物園到建中,趕在七時五十分前到校。他說,有時冬天清晨遇雨,冰冷雨水打在臉上,眼睛都快睜不開來;下課後又得趕火車回家,每天來回奔波,耗時費力。


後來,他與同學在建中附近租屋,房間只有書桌與一張床,洗澡需由房東用大灶燒木柴煮熱水,屋內沒廁所,需使用戶外的公廁。有時半夜鬧肚痛,還得強忍著刺骨寒風及腹痛,邊走邊看夜空明月高掛,令他印象難忘。


建中就學時,高手如雲,課業沈重,身心負荷,導致情緒緊張,飽受 頭痛困擾,前後看過眼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但症狀仍持續.他 在父親友人的介紹下,到台大醫院精神科就醫,當時穿著建中制服,在常德街台大醫院地下室精神科門診室候診,等了近三小時心情惶惶不安,好不容易輪到他,看診的是胡海國醫師,胡醫師親切地問診,溫暖的安撫與鼓勵,讓他緊張的情緒頓時舒緩。這是他此生唯一的一次精神科就診,也埋下日後他選擇當精神科醫師的種子。


因家中經濟因素,夏一新選擇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就讀。七年後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獲台大醫學院杜聰明醫學博士獎,並考取公費出國進修博士。七○年代,夏一新以第一志願選讀極冷門的精神科,而沒選當時熱門的四大科及五官科,讓人跌破眼鏡。


行醫生涯中,夏一新常設身處地為病患和家屬著想,如有年輕學子因身心壓力前來就醫,他總會要求家長陪同,一起在診間溝通,幫孩子解決問題,不輕易用藥。


另有一名九十歲的榮民家屬,多年獨自照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女兒, 對方一句:「照顧女兒是我生命的全部。」夏一新感動不已,他心疼老兵年事已高、家境貧寒,尋求補助多方協助,讓患者轉至慢性病房安置。


台灣大多醫師都採「走動式查房」,但夏一新將加拿大「坐著查房」的經驗帶回台灣。每次查房,他都請病患及家屬,一起到會談室,坐下來仔細說明病情、用藥、日後病程及預防復發方法等。為能聆聽患者心聲,提高醫療品質,夏一新三年前離開醫學中心,在內湖開設身心精神科診所。


行醫廿多年,和許多患者及家屬接觸,夏一新常懷感恩之心,他深覺: 人生起伏,世事無常,花開花落,福禍相倚。一定要學會珍惜身邊每一個我們所愛,和愛我們的人。面對家人,多聆聽,多些笑臉、擁抱、稱讚及誇獎,必能從家人中獲得回饋,享有生命喜悅和人生幸福。

arrow
arrow

    夏一新身心精神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